二是超限运输给公路行车安全造成了极大威胁。70%的道路安全事故是由车辆超限引起的,50%的群死群伤性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与超限有直接关系,超限运输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损失。三是超限运输扰乱了运输市场秩序。超限运输打乱了运输市场运量、运力、运价之间的平衡关系,将运价压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形成恶性循环。四是超限运输破坏了公路周边的自然环境。噪音、尾气、货物的撒漏等都是伴随着超限运输而来的。车辆发动机的噪音、冒的“黑烟”严重污染公路环境,给公路周边居民生活带来了极大不便。
关于在治理超限工作中支队所做的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建立机制,齐抓共管。在市委市政府和市交通运输局的统一领导下,成立了烟台市治超工作领导小组。市政府与县市区政府、市交通运输局与县市区交通运输局年年签订《治理车辆非法超限运输目标责任书》,明确工作目标,落实治超责任,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治超工作机制。
二是突出重点,全力整治。在全面抓好路政管理的同时,突出治超工作的重点,在人员、组织、车辆、设备保障上,最大限度给予支持。执法中,以恶意超限车辆为打击重点,加大惩治力度,特别是加大对55吨以上恶意超限车辆的打击力度,始终保持路面执法的高压态势。今年以来,支队共查处超限运输车辆403辆,有效遏制了超限运输的恶性发展势头。三是加强培训,规范执法。为了提高治超工作效率,每年都定期组织执法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并对治超工作流程进行科学的设定,对执法过程制定严谨的工作规范,建立了严格的监督机制,有效保证了治超执法工作的规范性、公正性和有效性。
四是积极争取,科学治超。目前在全市范围内已建成治超检测站7个,其中一类检测站2个(福山东陌堂、莱阳),二类检测站5个(牟平、莱州、栖霞、龙口、招远);治超临时检测点5个(栖霞观里、福山垆上、芝罘冰轮、招远大秦、莱山三十里堡),基本形成以治超检测站为中心,各路段层层把关的科学治超网络,有效制止了超限运输现象进一步恶化的发展势头。五是加强宣传,营造氛围。通过报纸、网站和电视,积极开展治超宣传工作,营造治超舆论氛围和高压态势。通过出动宣传车、印制宣传资料等方式,向道路货物运输业户发放,讲清危害,讲明政策,在严格执法的同时,通过不懈地教育引导,使运输业户远离超限运输,自觉维护和谐、公平、健康的道路运输市场秩序。
总之,治超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超限现象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消除,它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才能从根本上得以解决。治超工作从国家到省里都高度重视,今年2月27日,经省政府同意,由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山东省公安厅、山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等6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车辆违法超限超载治理工作的通知》,就进一步加强车辆违法超限超载治理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目前,经过支队多年的努力,我市超限率已由最初的8%降至4%,公路路网好路率、公路通行效率均比往年有所提高,由超限运输引发的道路交通事故也呈逐年下降趋势。下一步,支队将继续加大对全市重点区域、重点路段超限运输的监管力度,加强同有关部门和新闻媒体的协同,完善综合治理工作机制,健全对道路运输行业的有效监控管理网络,切实把治超工作做好。
感谢景健副支队长的解答,请下一位市民继续提问。
支队的各位领导好,我反映的是有关“黑出租”的问题,我想不少市民都曾有过搭乘“黑出租”的经历,我就曾经与黑车车主有过一次不愉快的经历,上车前,讲好收10元钱,到了目地的,车主硬是以堵车耽误时间为由,非要收我15元钱,态度还挺蛮横,我想这样类似的不愉快,不少市民可能也会遇到,在此,想请支队领导给我们讲讲,“黑车”还有哪些危害?一旦市民在不知情的情况误坐上了“黑车”并发生纠纷时,市民应该如何应对?支队在打击“黑车”方面都采取了哪些措施?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也借此机会,对这位市民代表对我们交通运输监察工作的理解与支持表示感谢。支队多年来,一直把打击无证营运车辆(又称“黑出租”)当成头等大事来抓,但是打击“黑出租”的工作年年抓、天天管,为什么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正规出租运力相对不足。特别是在雨雪恶劣天气、节假日、上下班高峰时间段,还有城乡结合部居民出行时,存在打车难的问题。二是受经济利益驱使。“黑出租”与正规出租车相比,除了油钱和部分强制保险费用外,再无其它费用支出,所以具有一定的利润空间。
三是存在侥幸心理。看到别人开“黑出租”来钱快,自己经不住诱惑,也开起了“黑出租”,自认为被抓现形这样的倒霉事轮不到自己头上,但在我们的执法过程中,头一次干“黑出租”或是刚干不几天就被抓到的也不在少数。四是市民自我防范意识不强,思想上不能自觉抵制“黑车”,无形之中给“黑车”提供了生存空间。一些市民没有过多的从自身安全方面考虑,对“黑出租”的危害没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这在无形中给“黑出租”提供了市场。
正如刚才这位市民代表所说,“黑出租”存在乱要价、要高价甚至敲诈乘客以外,还有哪些危害,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扰乱了正常客运市场秩序,侵犯了广大市民的合法权益。二是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损害群众利益。“黑出租”由于逃脱了管理部门的正常监管,车辆没有定期参加年审和检测维护,车辆技术状况无法保障;而且驾驶员也没有接受交通管理部门的资质审查,没有取得交通部门认可的从业资格证,驾驶技术无法保障。另外,“黑出租”很大一部分是盗抢、报废和套牌车辆,这些问题车没有保险,一旦发生交通事故,黑出租司机往往会一走了之,乘车人得不到应有的赔偿,自身利益得不到任何保障。
三是“黑出租”驾驶人员身份复杂,刑事案件屡见不鲜。从事“黑出租”的人员多数是社会闲散无业人员,身份和背景复杂,另外,他们为了逃避执法监管,非法营运多数是在夜间或节假日进行,宰客、勒索、强奸、抢劫等刑事案件时有发生,极大地影响了社会的安全与稳定。
刚才,这位市民代表还提出,一旦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误坐上了“黑出租”并发生纠纷时,市民应该如何应对?关于这个问题,我认为:一旦发生纠纷,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乘车市民如果在不能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尽量不要轻易与“黑车”驾驶员进行肢体上的冲突,因为执法中发现,大多数“黑车”内都存放有刀、棍等凶器,所以,发生纠纷时乘车市民首先要做的就是先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在此基础上,如果条件允许,要尽量多地收集一些“黑出租”的违法事实,如偷偷用手机进行拍摄,尽量拍清当事人的外貌特征和车辆的车牌号等信息,事后只要将上述证据提供给交通运输执法机构,经查证属实后,就可以对举报车辆进行依法处置。我们的投诉举报热线是6699777,欢迎广大市民踊跃提供有价值的线索,为整治“黑出租”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