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页/96条信息]转到      页
市发改委核电办主任 张安明: 2011-07-26 10:14:02

从1945年科学家研究了一个五兆瓦的核设备,到1954年美国和俄罗斯两个竞争大国开始竞争,从1954年到现在60多年的时间,发生了三次大事故,它发生事故的概率是很低的。美国发生核事故实际上没造成当地污染环境、人员死亡。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是一个错误的实验,加上人员的素质导致了爆炸,但是这个爆炸不是核爆炸,它是一种受到高温燃烧,燃烧产生的水、氢气、二氧化碳等其他有害物质,主要是没有安全鞘,这是最大的缺陷,所以发生爆炸,那种爆炸不是原子弹爆炸,是常规的化学反应产生的爆炸。日本的属于氢气爆炸,因为氢气里面的设备,水和核颜料产生氢气。这就是为什么没有控制好氢气的处理,日本为什么发射爆炸?就是没有消氢气的装置。 目前来看世界发生三次大的核事故,比火车、煤矿、飞机发生事故的概率还是小的。受到辐射以后对身体是一种破坏,破坏以后可能死得更快,只能这样讲。不能讲受到核辐射后人员死了。国家规定煤矿死亡的人数最多,大家可以在网上搜一下。核电能减少多少煤、减少多少人的死亡。所以发展核电相对是安全的。

市发改委核电办主任 张安明: 2011-07-26 10:15:11

第二个问题介绍一下为什么要发展核电。发展核电世界上是怎样的状况,发展核电是没办法必须要发展的,随着煤炭资源的减少,1973年中东发生了石油危机,那时轰动了整个世界,尤其是欧洲国家,那时中国还没意识到能源的紧缺。毛泽东时代说我们地大物博,实际上我们不是这样的。通过1973年的石油危机后,世界各国在寻找新的发电能源,唯一就是核,没办法,石油没有了,煤炭没有了。比如在山东省最忐忑,我们的煤只能用30年,现在山东省每年控制的指标是1.6亿吨,30多亿的煤,现在控制数量也最多可以用25年到30年,这个资源是很短缺的。我们现在可能感觉不到,但是下一代可能能感觉到,我们要保留点资源给后代用。

市发改委核电办主任 张安明: 2011-07-26 10:18:06

世界从1954年开始发展核电,这是一个起步阶段,从1960年到1980年是发展核电最快的一段时间,一共二十年的时间,世界建了262座核电站,大部分在美国、英国、苏联等欧洲国家。我们中国是一个大的国家,目前的核能所占比例只相当于人家的1.7%,人家是建16%,法国最多是70到80,美国建了104座核电站,一大半在内陆,一大半在沿海。美国人对生命的价值看得比我们还严重,美国现在100多座核电站,下一步还要建核电站,为什么?也是从能源着手。现在能源有440个核电站,这个数字不稳定,有的是新开工的。最多是美国,再就是法国,法国的核电是56座,核电发电量占整个发电量70% 。再就是俄罗斯,俄罗斯是31个,德国有22个,加拿大也有。所以欧洲国家大家都知道,德国反核也有核,它有17座。通过日本的事故,还是要用核,因为得需要电,没办法就到法国去买。核电安全可以完全消除这个问题。

市发改委核电办主任 张安明: 2011-07-26 10:18:41

日本有50多座,韩国有20多座,台湾也有4座,中国只有12座,一个泱泱大国,电力需求这么大、经济发展这么快,光靠煤炭、石油发电,是行不通的。中国的核电下一步发展趋向还要根据世界整个核电运行的安全情况来决策。

市发改委核电办主任 张安明: 2011-07-26 10:20:40

日本发生事故以后,我们国家3月16号召开了国务院常务会,针对日本的事故反思我国的核电,温总理说安全最重要,是核的生命。第二条运行的核电必须要检查,检查是否有问题,检查隐患。海阳的项目昨天在检查,国家安全局、地震局都在,为什么加地震局?因为地震局是关键的一个部门。国家为了控制发展速度,确保安全,对新出的项目严抓。国家从6月份要出台一个《核能发展规划标准》,出来以后才能建设。

市发改委核电办主任 张安明: 2011-07-26 10:21:24

谈到核电的安全,国家有关部门和城市领导都说了,中国的核电应该说是安全的,为什么这么讲?咱们整个世界上的核电现在有两个标准,一个是美国标准,一个是法国的标准,都是根据各自的区域来定的。中国没有自己的一套标准,我们都是用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统一标准,把世界上最严的标准、最高的标准拿过来,作为中国核电发展的一个标准。世界先进的标准是什么?先进的标准就在中国,所以大家放心。

市发改委核电办主任 张安明: 2011-07-26 10:23:04

第三个问题大家非常关心,为什么在海阳建核电?为什么不能弄到北京、大西北去,别放在我们家门口。说实话,谁也不愿意这么干,但是这是形势发展的需要。海阳核电站的选址是从1983年就开始选的,这是国家统一在启动核电项目的时候进行全国性普查,确定海阳是最好的场所。为什么二十多年没有发展,因为那时国家领导人对核电发展、经济环境的客观条件、对核有不同的看法。朱镕基总理讲,煤多,不怕,用不上核。为什么现在要发展核?因为煤没有了,我们经济发展的速度已经不能满足现在能源的需求,所以要搞核电。<

市发改委核电办主任 张安明: 2011-07-26 10:23:41

第一个核电是1970年周总理指出要搞核电,1983年才进行开工建设,1993年才投入发电,中国是1993年才发电的,中国跟欧洲国家相比晚了三十多年。关于海阳核电站能不能发生日本核电站的问题,我回答一下,可能性很小,为什么?因为始终有危险,任何事物都有危险,坐飞机也有风险、高铁也有风险,坐在家里也有风险,所以风险是随时都有的。搞核电对我们来讲,就是增加一个危险的系数,但是这是经济发展的需要。

市发改委核电办主任 张安明: 2011-07-26 10:25:00

海阳核电和日本核电的不同是在我们用的时间不同,日本福岛核电是60年代初建的,设备比较老,设计的理念也比较差、技术也比较差,六几年和九几年差几十年,我们的技术在不断完善、不断丰富。日本事故给我们上了一堂课,对我们是一个好事,对上层领导一个惊动,不能盲目批核电项目,必须要确保发展。对建设单位提出警示,必须要有资质的人在干,必须要控制资料。对设备制造企业有了一个警醒,必须要有质量保证。

市发改委核电办主任 张安明: 2011-07-26 10:25:31

美国事故是因为有个阀门没有打开,俄罗斯是因为不能在里面搞实验,日本这次事故是犯了一个低级错误,日本是一个岛国,在太平洋地震带,地震高发区,只防了地震,没防海啸,这次日本地震对核设备没有影响,罪魁祸首是海啸,淹坏了设置,失去控制,这是主要的原因。海阳核电站建设的时代不同,技术不同,以前买一个桑塔纳轿车,现在没有人买,所以时间不同,技术不同。这是我们和日本的差距。

市发改委核电办主任 张安明: 2011-07-26 10:26:30

日本用的是腹水,我们用的是压水,腹水是直接把核原料烧开了连气带水进入,我们是压水,这是技术不同。

市发改委核电办主任 张安明: 2011-07-26 10:29:38

第三个安全监督、安全控制能力比日本福岛核电高,我们利用的是物理原理,而日本当时没有设计。在六十年代不可能有这么高的技术。同时发生这样的情况,我们不用靠人工去操作的设备。比如说里面有一个爆破阀,当发生事故时,就可以自动爆开阀门,不会产生危险。里面有3000左右吨的水常年放着,一旦出现日本这种情况,在对面就可以解决缺水的问题。爆破阀就是航空航天用的,卫星上天就是用的控制爆发阀。海阳核电用了这个技术也是一个创新。如果产生氢气后可以自动转化成水,而日本核电站就没有,一旦有氢以后就点燃起来了。我们还运用到安全鞘,是一个圆柱体,日本福岛的安全鞘是2005年补的,以前设计的时候没有,因为安全系数不高,最后加了一个外壳。

市发改委核电办主任 张安明: 2011-07-26 10:30:10

我们核电的管理和方法也不一样,日本是国策民意,中国是国家规划,国家监管,国家经营,所以体制不一样。中国的核电是安全的,所以说我给你说的不一定正确。谢谢大家。

烟台民意通主持人: 2011-07-26 10:30:34

主持人:非常感谢张主任对海阳核电做了全面的介绍。核事故发生的概率是非常小的,请大家放心。请下一位市民代表提问。

市民代表: 2011-07-26 10:31:37

大家好,非常感谢有民意通这样的平台,给我们提供让政府部门和我们在一起探讨话题。我们都知道在前十一个五年规划中,我们大幅度提升了综合实力。在“十二五”改善和保障民生已经变成了经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请问在“十二五”规划期间,烟台市在民生方面有什么具体的目标和规划。

[共7页/96条信息]转到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