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校长您从节目开始给我们介绍了学校对于学生在德育、学习、阅读以及合作习惯养成,咱们学校对学生从这几个方面进行这些习惯的养成和培养,在团队方面我们对老师有没有进行这种培养?
金城小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习惯,也注重培养教师的团队合作意识。一个和谐高效的教师团队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和谐的教师团队具有强大合作力量,会发挥“1+1大于2”的效力。学校教师队伍的和谐关系不仅影响着教师的心理状态,而且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正确处理好教师队伍中的人际关系,努力形成团结、和谐、进取的校园氛围,对于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增强凝聚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为了加强团队建设,我们在教师考核中,以团队为单位实行捆绑评价。平常日开展的活动,像说课评课比赛、课堂教学展示等,我们都是对团队进行评价。教学质量检测同样也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种形式使老师更具有团队观念,以集体利益为重,工作中资源共享,互帮互助。举个简单的例子吧,在金城小学,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如果有哪位教师生病或有急事不能上课,同级部的老师会主动协调,共同分担这个老师的教学任务。这样,就不用大量调课,老师返校后也不用集中突击补课。 孩子学习是有规律的,如果短时间内集中突击地补课,没有反馈和消化时间,学习效果得不到保证。就像这样的情况,短则几天,长则几个周,我们不会因为老师的原因耽误孩子的学业。这就是团队的力量,这就是合作的结果。
那听了咱们范校长的介绍,金城小学的老师之间也是互帮互助,而且还有着扎实、严谨的教风,既保证了金城小学的高效的课堂效率,同时也不耽误学生的学习。校长您认为咱们教师的这种扎实严谨的教风对于学生有什么帮助?
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好习惯铸就好品质。金城小学良好的习惯养成教育,形成了扎实严谨的学风。这一切得益于我们拥有一支师德高尚、团结进取、教艺精湛的教师队伍,只有严谨扎实的教风才能形成严谨扎实的学风。 金城小学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集体的智慧,对教材把握到位,对学生了解细致,对教法的选择几经反复,优中选精。只看教师的作业批改记录,就能知道老师的用心程度,就能知道老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细致了解。小到一个单词、一首小诗、一道计算题;大到一个知识点、一个类型题、一个单元等等,老师都记录的详详实实。哪个学生已完全掌握,哪个学生还需要巩固,哪个学生还是太明白,老师心里清清楚楚。有这样严谨的教学作风,还担心学生会对自己的学业稀里糊涂吗?
那么校长您再给我们再举几个例子,除了严谨扎实的教风之外,还有没有我们平时工作中的小故事?
扎实严谨的作风不光在教学上能够体现,学校的方方面面工作都能体现到。比如我们学校的大课间跑操,全校两千多学生,只有200米跑道,在30分钟的时间里,每个学生要完成1000米跑步任务,没有严谨的安排,没有扎实的习惯养成,不大容易做到。往小里说完不成跑步任务,往大里说可能发生拥挤、踩踏的安全事故。我们经过周密安排,采取眼睛保健操和跑步错时进行。低、中、高三个年级错时进行。我们从带队时间、带队路线、入场地点、退场地点到楼层负责人、关键区域负责人等等,进行细致的安排,使大课间跑步得以顺利进行,场地得到最大化利用,学生身体得到充分锻炼。
其实在跟拍您的那一天当中我们也看到了,咱们学校的大课间那天我们也看到了,学生大课间的错时跑操,整齐有序,而且还非常快,这些都应该归功于学校学生习惯养成的好的成果。现在一般来讲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随着二胎的放开有一个家庭生两个孩子的,孩子都是家庭的希望,也都是家长特别关注,特别重视,尤其是在学习方面。我们金城小学在这些方面比如说和家长,家、校方面我们具体是怎么去做的?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是家庭的未来。每个孩子对于班级来讲他可能只是其中的五十分之一,但对于每一个家庭来讲他却是百分之百,他就是整个世界。所以我们对任何一个孩子都要关心爱护,不漠视,不放弃。我们朴素的信条就是“视生如子”。希望自己孩子得到的我们教给学生,希望自己孩子克服的,我们帮学生克服。 十二五期间,我们学校还承担两项市级课题研究:“小学数学教师差异教学活动评价研究”和“微课程的设计、开发与应用”。我们的老师在课题的指导下,面向全体,承认差异,因材施教。尊重每一个学生,使所有的孩子都能通过学习,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提高,获得发展。特别是尊重那些个性特别、学习成绩欠佳、家庭条件不利的学生。注意保护好他们的自尊,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举个例子说,我们五年级有个姓林的小孩儿,由于家里经营小本生意,家长对孩子一直处于散养状态,孩子的学习成绩也让家长看不到任何希望。尽管这样,我们的老师从未放弃,关心他、辅导他、鼓励他。经过近四年的努力,直到四年级下学期,老师的付出有了收获,孩子有了上进心,学习也有了起色。尽管学习成绩仍然不是不高,但整个人的状态发生了很大变化。孩子的眼神亮了,家长非常欣慰,也是四年来第一次参加了孩子的家长会。在金城小学,我们每个老师都是这样做的,努力达到“一个都不能少“。金城小学的老师不是把“面向全体”挂在口头上,而是真正落实到行动中。 学校对班级的评价,无论是开展活动、竞赛还是教学质量检测,都是注重面向全体。学校有这种导向,老师自然不会丢掉任何一个学生。也正是这种实干精神,让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感到放心。
那范校长,从对咱们学校的学生进行方方面面的习惯养成一直到今天,也是取得了一些的成绩,您一定有许多的感悟和体会,能不能借今天的节目和网友分享一下。
第一,习惯养成要常抓不懈。良好习惯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反复抓、抓反复、一丝不苟、持之以恒。科学研究发现,仅一个好习惯的养成就要21天,90天的重复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由于人们往往具有惰性,在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如果稍加放松,就会出现反复。就拿书写习惯来说,金城小学抓低年级的铅笔字,还抓中高年级的钢笔字,抓硬笔书法,还抓软笔书法。除了平常日加强写字教学,对学生作业书写有及时评价外,每当考试时,学校都会对学生的卷面书写给予评价,并且及时反馈。只有常抓不懈,才能形成学生提笔即练字的认真书写习惯。 第二,习惯养成要家校合力,确保一致性。 学生的教育,既不能只靠学校,也不能只靠家庭,而是要家校合力。家校要及时沟通,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举个例子:金城小学的上学路队,如果家长不配合学校,学生就不能做到像放学路队那样有序,达到“快、齐、静”。每到上学时间,家长到止步线地自觉停下,让学生自己排队进入学校。全校所有学生自觉行成三个路队,东路队、中路队和西路队,有序地、安静地进入校园。 说起一致性,学校里各学科教师之间也要保持一致性。如果语文老师要求学生书写正规,数学老师只强调正确率,那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就不能很好地养成。在家里也是一样,爸爸要求一个样,妈妈要求一个样,父辈要求一样,祖辈要求一样,没有保持一致性,孩子的好习惯也不会养成。 第三,习惯养成,身教重于言教。 在学生的习惯培养方面,家长和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做好学生的表率,如果你说一套,做一套,好习惯的养成是要打折扣的。如果家长叫孩子多读书,自己却整天看电视、玩游戏,孩子的读书习惯养成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孩子虽小,但感受是准确的。说一件事,有一次我在三年级随堂听课,在课间和学生闲聊时,我随口问了一句,“你喜欢这个老师吗?”孩子不假思索的说,“喜欢”,而且说出了喜欢的原因:这个老师很认真,上课的时候给我们准备好多东西。说喜欢,在情理之中,但说出的喜欢原因还是触动了我一下。一个刚上三年级没有几天的小孩子,能感受到老师的工作态度,课前认真备课,可见孩子的心是很敏感的。什么时候我们都不能小瞧了他们,认真做事,身教重于言教,这比苍白无力的语言说教效果要好的多。 同样的道理,学校要建设一支和谐进取的教师队伍,没有一支和谐进取的干部队伍做榜样也是不行的。金城小学的领导干部在各个方面都给教师做出了表率。在业务能力方面,他们个个是本学科的骨干;在管理工作方面,他们人人无私奉献,不计个人得失;在工作协调配合方面,又能识大体、顾大局,相互补台不拆台。正是有这样的干部队伍,所以才形成了金城小学团结向上、扎实进取的教师队伍。 习惯作为行为的最高层次,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是由被动到主动再到自动,由他律到自律再到自觉。教师要站在为学生一生奠基的高度上为其负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刚才范校长谈了三点体会:一个就是习惯的养成要坚持;还有一个学校和家长要一起;第三点就是身教要重于言教。由于时间的关系,本次访谈接近尾声,非常感谢范校长在百忙之中来到我们的访谈现场,给大家介绍了金城小学对于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方面所做的一些工作。感谢怡林速录对本次访谈的支持,如果网友想对金城小学和本次节目有更多的了解,请登录水母网或关注微信公众号“校长说事儿”,谢谢大家!